通霄神社位於苗栗的虎頭山,是通霄最著名的歷史古蹟,也是北台灣僅次於桃園神社,保存最好的一座日式神明建築。興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台灣光復後,遭到破壞拆毀。目前僅存鳥居、參道、拜殿、社務所,以及主殿基座和幣殿遺址。921地震通宵神社就毀壞的更嚴重了,民國93年開始招標整修,變成了現在看到新舊樣子。昔日的神社社務所則是通霄神社保存最完整的附屬建築物,日式木造瓦屋的「社務所」矗立在入口處的右邊。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棟建築長期遭民眾佔用,遭到改裝及部份破壞,缺乏妥善的維護。
說真的比起重建神社更吸引攝影人的目光,對我說每個角度都會多拍幾張,後制修圖著墨也較多。
近年HDR軟體自動功能推出多種處理方法,非常適合復古調性,基本上彩色照片轉成黑白或半色調,降低層次感,整張照片看起來平面。
以上內容,出自虎頭山日俄戰爭紀念碑的導覽說明,現場有中日英三種語文版本介紹。 這座紀念碑的造型,是如一門船艦巨砲,砲口向天,而砲管旁則有一個鐵鑄船錨,
很有海軍味,具體傳達了這是一座紀念海戰勝利的紀念碑。
山頂上有一座「日露戰役望樓記念碑」,是紀念日俄戰爭時,虎頭山曾為情報基地,當時俄國戰局不利,太平洋艦隊被日本聯合艦隊封鎖於旅順港,無法突圍,
於是俄國沙皇急令波羅的海艦隊,展開萬里馳援。由於俄艦東來,必經過台灣海峽,因此日本在苗栗虎頭山設置情報基地,派駐通信兵日夜監視海上動靜。
1905年(明治38年)5月,虎頭山的通信兵發現俄國艦隊通過台灣海峽,於是立即通報日軍,決戰於對馬海峽,俄國艦隊因而大敗。而台灣光復後,此紀念碑被駐守於虎頭山的國軍改成「台灣光復紀念碑」,其中「碑」字還誤寫成了「埤」字,別有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