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廟麵

首頁

傳統手工製香 大埤酸菜 溪口編竹籠 布袋鹽田 民雄草繩製作 溪州豆皮廠 台南人文旅拍 播放圖片 攝影粉絲團

中國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台灣關廟有三寶:鳳梨、筍干、關廟麵。走進台南關廟鄉,隨處可見高掛關廟麵招牌的店家,這小村子巷弄裡製麵廠近50家,相信只要喜歡吃麵的朋友,都一定聽過「關廟麵」聲名遠近馳名,關廟麵發展至今近百年歷史,日治時期為了使麵條能夠久存,故而將做好的新鮮麵條捲成三角陀,(圖9)幾位阿嬸正用她那靈巧的雙手將剛從機器切出來的麵條有條不紊的整理折疊好,置於大竹編匡盤「日曬關廟麵」,然而南台灣強烈的日照與靠近山區的山風吹拂,卻使得這樣製作的麵條產生了一種特殊的 香Q口感。因而代代相傳,新一代研發了水果、蔬菜等新口味,並開發竹炭麵、抓住愛麵族追求新穎的個性,進一步迎合不同顧客的口味。才能使的事業久久長長。
筆者拍攝關廟麵傳統人文篇,感謝好友小牧童特地開著車巷弄四處尋找場景,幾乎所見每家制麵廠日曬場景,電線林立,視覺雜亂物太多,場景不夠壯觀。最後開到山西宮廟前打聽一下,古早人曾經說過一句偉大的話;只要是有心人,天空疼憨人。經詢問在地人,原來這位歐乙桑是當地老攝影師,因此遇見興趣相投的人,非常熱心指引介紹當地拍攝極具特色景點,當然拍攝關廟麵是離廟口最近了。謝過這位前輩,車行來到大關廟制麵廠,眼前呈現出日曬關廟麵屬最大場景,事先拍攝前先跟老闆打聲招呼,大關廟制麵廠老板是個古意人,從老板口中引述得知,關廟麵原只是台南縣關廟鄉幾家製麵廠製作供鄉民食用、祭祀時用來孝敬鬼神,不用機器烘乾而以日曬乾燥,麵條吃起來特別Q,也因此知名度大增,已成為全國知名特產,鄉內製麵廠本來10多家,現增暴50多家,真正生意不好作哩!
日曬關廟麵場景當天拍攝剛好近中午時間溫度少說也有38度以上吧,筆者與那小牧童未拍前已是汗流浹背,頂著38度的高溫,汗流浹背地蹲、跪、臥去捕捉阿嬸麵翻不同角度的神韻。看著阿嬸每隔一段時間她就要將這日曬的麵翻一次,看到這麼大一片不知是曬麵乾還是曬人乾哩!最後也感謝當天給予協助拍攝的麵廠「大關廟麵」所有工作人員。 臨走前老板娘還招待「大關廟麵」做伴手禮,真係拍勢啦。 回到家夜已深又加上飢腸轆轆,下鍋「大關廟麵」 水大滾後丟下去煮十分鐘,撈起來後口感又Q又有彈性, 即使不小心煮過頭,還是一樣香QQ哩!好麵!「大關廟麵」制麵廠業者李安宗專營關廟麵,有正統關廟麵,及QQ麵線、刀削、竹炭樹豆簽、蔬菜、蕃茄、山藥、蒟蒻、蕎麥、全麥、粿仔....及最新研發的香蕉麵,種類多樣,任君選購歡迎蒞臨參觀、訂購、批發、零售,最重要還有宅配到府服務哦!
ps:麵廠地址:台南縣關廟鄉五甲村東興一街15號 廠址:南二高>文衡路>南雄路二段>南雄路一段>東興街對於在地人文攝影有興趣的朋友,事先的電話連絡及拍攝時間當然是出太陽囉!關廟鳳梨舉世聞名,鳳梨栽種面積高達八百公頃,孕育出的豐庶農產及廣袤的田園景致,正是台南縣吸引遊人之處,看那晴空的藍色調搭配關廟鳳梨,走進田野風光四處可見,交叉排列整齊鳳梨,一片被鳥兒穿梭的天空,一片被鳥兒關注的田野,在田野裡覓食和在樹林中歌唱,唱出田園交響詩。勾勒出富饒的鄉村風貌。
車行走進鳳梨田野風光,看那晴空的藍天白雲, 一掃多日台北陰霾天空。深深打動來自外地的我,走在那鳳梨田上是被刺了很多傷,拍攝鳳梨園農婦正在除草,農婦說這種田園的生活,被刺以是習以為常,阿你凍著ho蚊仔叮著啦!呵呵~~喜歡開車在田間小路亂逛,繼續找尋台灣田野的故事。關廟不止是鳳梨的田園景致,暑期更有大片田園種植西瓜,這片西瓜田農婦正忙著種植幼苗,這片正等著成熟採收小玉西瓜,另一邊更有種瓜得瓜忙著採瓜樂農夫。筆著拍攝三顆甜情蜜意好美的西瓜時!拍攝當天高溫難耐,真想摘下一顆來止渴,唉!之前拍攝農夫採瓜忘了先買來吃,這下口燥脣乾又離這太遠,只好喝白開水囉!

關廟森林公園原名保安林,位於深坑、布袋村,面積六十公頃,樹種多達十餘類的,森林公園特色;漫步楓林步道、腑視南二高公路之美。賞景同時享受森林浴,與大自然一起深呼吸,可說是極佳養生之旅,也是關廟鄉公所新開發的觀光景點喔。

Copyright (c) 2007 福爾摩沙•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