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我跟老婆跑了一趟屏東北邊,北中部的朋友那裡很少人去,也少有媒體報導。10多年前路過三地門。印象中偏遠山區,少有觀光客進入,部落房子也分散道路兩旁。此行住宿於內埔水利村,一大早,路過三地門橋,這座橋是我腦海中印象中最深刻的影像,當時雲霧飄渺,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雖是陽光普照,也是要下車記錄下來。車行往三地門上山,可是卻令我好驚艷,以魯凱族傳統為主題,設計美美侖美奐原住民公園。其中三地門文化館,進入目光就會投射在排灣三寶舞台區,以青銅刀作為樑柱,頂著陶壼造型的屋頂,舞台處可看到琉璃珠上的圖騰,古陶壼、青銅刀及琉璃珠就是所謂的排灣三寶,是貴族階級、社會地位的象徵。舞台區對面的部落廚房可以品嚐原住民的美食,再走到旁邊的觀景台,觀看至高點的屏東全景,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別有一番滋味,三地門的景觀咖啡很熱門,我看假日來到這裡,總會看到許多的人潮再喝咖啡看美景,充滿原住民風的景觀咖啡。
三地門沿山而上,從道佛教廟宇,天主教堂、基督教會,台灣原住民雖然人口上為少數族群,但是其豐富多樣之族群文化卻是台灣多元文化中重要的資產。台24公路上的 「達瓦達旺長老教會」目光吸引了我,充滿強烈的原住民建築風格的教會,教堂不只是藝術更代表原住民的文化傳承。歷經八八風災,仍沒吹垮建堂的信心,教堂內的一磚一瓦,由全村居民歷時三年多動手興建完成。主要由石板砌成,聖殿內7公尺高的十字架及講台、桌椅,全是由八八風災遺留下的漂流木製成。教堂外打造的福音牆,上頭以塗鴉、木雕及石雕彩繪,勾勒出部落遷移史及聖經、神話故事,具記載和教育功能。
行駛三地門鄉台24線,到了26.8K處的三德檢查哨(海拔523公尺),一般外地遊客須停車填寫基本資料後,始得進入霧台、大社、德文...等地區,通過此哨所,準備迎接青山巒疊、溪水幽幽,感受大自然的恩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