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新店市新烏路、永興路交會口,約二百公尺抵感恩橋,就是王永慶所所屬的台朔公司捐建。橋的左側古典優雅的巴洛克式建築,即為小粗坑發電廠。發電量2400KVA,是台灣目前僅存最古老,尚在運轉中最古老水力發電廠。廠區目前不對外開放參觀,平日大門深鎖,每天都會有台電員工巡查是否正常運轉,台北縣政府刊物須拍攝案件,才能進入廠區拍攝,其實刊物競標廠商並未得標,雖是白跑一趟拍攝案件,一般我都以風光旅拍攝影興趣心態,而能進入記錄及拍攝,真正是福氣啦!
1907年5月,台灣總督府開始進行小粗坑水力發電所的建設,發電所位於台北州文山郡新店莊直潭字小粗坑,龜山發電所下游之屈尺,粗坑電廠引水路長 2.632
公里,渠內水流豐沛清澈,處明渠三處暗渠引水入廠。由粗坑壩起的第一段明渠,有個重力溢流式排沙道,水道中央設有一道矮堤,由取水口引入的水在此稍作沉澱,上層含沙量較少的水則溢過矮堤進入明渠。水道的土木結構,是近百年歷史的日據舊物,可見當年施工之嚴謹扎實。
1909年8月5日竣工。小粗坑發電所的外型受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所影響,外牆以紅磚建造,斜面屋頂設有通風用的長型鐘樓式氣窗,至今保存仍然完整,
小粗坑發電廠的壓力鋼管,利用落差將水力送達水輪機帶動發電,遠處可見青潭堰及獅頭山,風景秀麗。更新了水力發電系統已完成電腦化。發電所後方山坡的蓄水池,運用匣門開啟通過粗大老水管,沖下電廠來進行發電,臺北縣文化局委託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黃浩德進行臺北縣文化景觀普查已建議將小粗坑電廠與引水道列入文化景觀登錄,目前查過網路資訊,北縣府尚未開放文化景觀區。
交通;走北宜公路/北宜路一段/台9線和新北橫公路/新烏路一段/台9甲線/於新北橫公路/新烏路一段/台9甲線向右轉/於永興路靠右行駛,粗坑電廠在左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