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大鞍竹海

首頁

滾動看圖

天空之橋 高美濕地 武界滿江紅 外埔忘憂谷 竹山水路 活盆地仙境 布袋鹽場 攝影粉絲團

重訪大鞍竹海風景區,三、四年前攝影同好拍攝八卦茶園,網路貼圖發表,打響八卦茶園帶動觀光人潮,近年在政府的經營之下還規劃了竹山天梯的震撼奇景,透過網路信件的流傳,每到假日上千人潮湧進封塵已久的太極峽谷,筆者雖跑了多趟大鞍竹海風景區,總是陰錯陽差,時間點不對或是陰雨靄霧,無法成行。找出晴空萬里之曰,他日走訪天梯之路。竹山頂林路到大鞍里的竹海風景區、紅色的嶺腳三號橋右轉改走(投49-1)→到了49-1道路8.445K終點處,右轉接回走投49道路11.5K→到一處大叉路,右線下去途中有一大停車場即是下至 天梯太極峽谷步道, 太極峽谷停車場約行3公里可見一片竹海,亦有標示牌指引天井瀑布由此下,穿過100公尺竹海眼前巨石林立、氣勢磅礡、水量豐沛,更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順著投49-1線產道上行約2公里過彎處,可見觀竹海樓(鋼架結構四層樓高),俯視浩瀚竹海群峰,盡奔眼底,山丘若隱若現在雲海中,竹葉色彩豐富,再加點金黃的色調,萬傾竹林相連成蔭。觀竹林海樓的午後,在一片山霧飄渺中顯的如夢似幻,群山景物依然清新,山谷雲海相映成趣,好一幅優美的潑墨山水畫。還好攝影之路有北部這位老弟相陪,我不再寂寞哩!沿途拉拉D賽,有說有笑,山林中的旅情精彩莫過於此了!四月中正是軟鞍茶園,採春茶季節,農婦趕在春茶飄香時節受僱進山採摘茶青,當起了“候鳥”打工族,當地茶農引述春茶、冬茶採茶農婦價格較好,手腳快者每天收入四至五仟元哩!農婦背著茶簍,戴著斗笠,穿著五顏六色的袖套,在一排排茶樹之間一葉一葉地捻摘茶葉,她們在綠色之間,極為鮮豔衣著,亦是攝影人拍攝最佳時機。當然近身拍攝,近鏡頭雖然可以營造出特寫的震撼力,基本上禮貌上須經過當事人同意,當然如果對方不希望被拍。在一一詢問整排各別農婦,同意後再進行拍攝,當然拍出來的效果也會更好。
拍攝茶園構圖要訣:眼觀四方,細心找出茶園幾何曲線所構成的構圖方式,運用遠近構圖法 拍出壯麗的視覺效果,以斜角度層次分明,延伸茶園區塊層次的表現極優,荼園曲線之美的流向天際,表現出遠大近小感。整個影像展現了更大的動態範圍。
拍攝霧鎖竹林要訣:當拍攝中竹海雲霧,整片白芒芒,測光系統會誤以為環境亮度太高,自動把曝光量減少,結果會造成實際拍攝出來的畫面曝光不足,畫面變得灰暗,這時記得曝光補償設定+2EV。霧鎖竹海寂靜等情調如何表現出來,雲霧飄渺進入幽灰竹林區,中光圈搭配快門更顯快門不足,穩固的三腳架則成為必備之設備,快門線以避免相機震動。在整個竹林區的底下會有些雜草及灌木林,雜亂的枯竹七零八落橫躺,說真的很難做好構圖畫面,基本上登山小徑或是國家級賞竹步道,較有整理及規劃,只要細心留意找出簡結場景,竹林的流向為垂直線,將竹林以仰望朝向白霧天空,呈現出光線穿透竹林中擴散力。俯視或平視一樣可拍,只要找出顏色分配以及光源明暗對比,將綠苔石當作重點靈活運用,活用當下竹海雲霧的氣氛,來引出輕透的寧靜感,增加夢幻般感覺,使得整體意境提昇,拍攝者簡約的構圖及特別強調引出綠色的竹林為重點,讓人一看就會著迷的驚人魅力境界!
在這一定要特別推薦崙尾寮這家快炒店,位於海拔1200的(投49線-18公里處)深山裡,這般人間美味,野菜現炒、冬荀湯的荀子竹林現割的有這樣新鮮的五菜一湯,白飯吃到飽,每人收費150元。深山裡雖是粗陋店面,這般自然風味的吃喝玩法,正是都市人心裡、夢裡嚮往不已的至高無上享受!團體用餐須先預約  陳老闆自家的冬筍、春筍都是自 產直銷。竹筍是全家總動員清晨去山裡面挖,他家菜園園子裡種了好幾種蔬菜,後山養的土雞也都是料理美味食材來源。如此爽口家常菜,尢其深山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午餐,長時間拍攝已過中餐,正飢寒交迫,走了好幾趟八卦茶園,沒發現吊著小紅色布條廣告,此行五臟六腑大鬧空城計,能夠吃到陳兄的家常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以這種價格可以吃到如此美味的餐點,不推薦給大家實在說不過去!野菜現炒店主人:陳茂修 TEL:0912-218771

Copyright (c) 2008福爾摩沙•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