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埔里愛蘭台地的黃耀東先生,在35歲那年有鑑於當時埔里紙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愛蘭台地水質良好的造紙條件下,於民國54年創立「廣興製紙加工所」,投入埔里手工造紙業的行列,草創初期是一間規模不大的加工所,雖然是以代工為主,但黃老先生同時也致力於手工紙的研發改良以提高品質。民國62年加工所生產的紙漸入佳境,同年開始手工宣紙的內銷,並易名「廣興造紙廠」。民國80年成功研發高品質的手工宣紙,開始外銷日本與韓國市場,這段期間是廣興造紙廠的巔峰時期。後來黃老先生將廣興造紙廠傳承給第二代的黃煥彰先生經營管理。(抄自手工紙的故鄉•埔里廣興紙寮)
現今的廣興紙寮以休閒觀光為主要走向,設置一座「埔里紙產業文物館」提供造紙解說的導覽服務,還有觀賞造紙的全過程,欣賞造紙師傅的拿手絕活,以及多項的DIY活動體驗,民眾可事先上網預約。http://www.taiwanpaper.com.tw/
自然顏色舉辦合歡山之旅或日月潭旅拍活動必拍!必訪!埔理近郊三處人文風光1.廣興紙寮2.三育學院3.紙屋教堂 廣興紙寮一張手工紙從原料的蒸煮、浸泡、漂白、打漿、抄紙從老師傅熟練的雙手擺盪竹篩使之均勻,將多餘的水推掉後一張紙就此誕生。烘紙的過程
平台溫度為100度左右,師傅將「濕紙」舖在蒸氣台上,用一支1公斤重的刷子刷幾下,不到2分鐘、一張紙就光滑平整,力道拿捏馬虎不得。手工造紙業當中絕門活技打漿、抄紙、烘紙,是拍攝重點從打漿、抄紙角度真的很難補捉,重點想要的畫面不好構圖,並有欄杆圉著工作區,只好由工作區紙槳溝上盲拍,新一代單眼相機都有info馬上預視馬上拍新功能,對於構圖是有很大的幫助。烘紙的場景潘師傅只要見到我帶學生來,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這個笑容帶給了我無比的溫暖。拍攝中要學生小心平台高溫。拍攝角度以三角平台構出平台光影,刷、揮、擺、過程以開高ISO大光圈以快門優先連拍法,補捉每個表情及優雅動作,回到電腦以運用影像處理出黑白照片,呈現出漫妙的身影,時光宛如倒流回到了古早年代的歷史長廊,拍出富有人情味的傳統產業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