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

首頁

梅里雪峰 白馬雪山 金沙江大拐彎 朗吉岭寺 鄉城 納帕海 2016五須海 2016塔公草原 攝影粉絲團
2016稻城 2016新都橋 2016亞丁景區 剪子彎山 2016理塘寺 珍珠海 四姑娘山 上裡古鎮 邛海濕地公園 黃聯土林

●瀘沽湖,在摩梭語裡「瀘」是山溝,「沽」是裡,也就是指山溝裡的湖,這裡是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川滇交界處,湖面海拔2690公尺,湖域面積50.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5公尺,最深處達93公尺,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面散佈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湖水水質純淨清澈,能見度達12公尺,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滇西北高原的萬山叢中,雖然瀘沽湖四周高山一年有三個月積雪,但湖水終年不凍。在此搭乘★遊船,欣賞瀘沽湖纖塵不染的美,一年四季景色變幻無窮,秀麗的山光水色與濃鬱的民族風情,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身臨其境,水天一色,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讓人倍感古樸寧靜。 而◎裡務比島是摩梭人最早居住的一個島嶼,四面環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風景優美,島上有寺─裡務比寺;島的最高處,古時麗江納西族土司首領木生白曾建有一座古老的瞭望塔,後來被毀,僅存遺跡。另外,來到瀘沽湖,還可參觀●摩梭百年民居,採用去皮後的圓木作為房屋主材,整幢房屋不用釘卯,也沒有磚瓦,是摩梭人最常見的居所。瀘沽湖地區屬於漢族、藏族、納西族摩梭人和彝族等民族聚居地,所以●格姆女神山也有多種稱呼,摩梭語稱「格姆」,藏語稱「森格格姆」,「森格」意為獅子,「格姆」意為白色女神。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作是女性的化身,頂禮膜拜,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五日,全民祭祀女神,作為隆重的節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格姆女神山南高北低,灰白色調鮮明,同名主峰海拔3754米,高出湖面1000米左右,酷似一頭獅子。特別安排乘坐滑道到索道上部站,然後乘坐★索道上山,再走一段木棧道到達女神峰下的女神洞。格姆女神洞位於獅子山脖子處,海拔3450米。洞口面向瀘沽湖,站在洞口觀景臺上,從另一個方向上再次用廣闊的視角觀賞瀘沽湖。
旅行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沿路欣賞高原風光。在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中,生活著一群延續母系氏族特點的摩梭人,那獨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被稱為神奇的東方女兒國。女兒國風情萬千,一是因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習俗;二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統似乎還影響了瀘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縹緲成為這裡特點,彷彿走入一個純美的女神領地。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湖畔,至今仍保留「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特別安排★摩梭家訪,摩梭人的「花樓」主要供母系氏族大家庭中的年輕女子居住,以便她們單獨結交男「阿夏」;摩梭人的婚姻稱為「阿夏婚」,「阿夏」為摩梭人走婚生活雙方的互稱,確立了阿夏關係的,彼此互稱「阿注」,意為「親切的伴侶」,不稱夫妻,在摩梭人家裡不宜問及子女的父親,只稱呼舅舅,女方的孩子也都是由舅舅撫養長大。接著欣賞摩梭族的傳統娛樂項目─★篝火晚會,這是摩梭女人挑選自己情郎的佳期;晚會時男女手牽手圍成一圈,在空地中央聚集松枝堆、燃起篝火載歌載舞,姑娘們穿戴整齊,所有飾品都戴在身,頭纏黑布大包頭,身穿白色百褶裙,高聲歌唱對情歌,在歌舞中對誰有意,就用拇指摳對方手心,若對方同樣有意就回摳,這就是傳統摩梭人示愛的方式,再端上一碗「蘇理瑪」酒,要情郎當眾誓言忠誠。

Copyright (c) 2016福爾摩沙•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